微信掃碼

  • 400-650-8820
網站首頁 > 育兒雜志

寶寶缺鐵需要及時補充嗎?

分享到:
點擊次數:237 更新時間:2021年02月02日11:08:28 打印此頁 關閉

鐵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參與血紅蛋白和DNA合成以及能量代謝等重要生理過程。

大多數鐵(75%)結合于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中。少部分鐵(3%)結合于關鍵的酶系統,如過氧化氫酶及細胞色素類;其余鐵則以與蛋白結合的方式貯存。人體每日攝取及排泄的鐵量都很少,大部分鐵通過網狀內皮系統的巨噬細胞破壞衰老的紅細胞而循環利用。

鐵缺乏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兒童營養元素缺乏。WHO報告,全世界5歲以下兒童的貧血患病率高達47.4%,其中50%為缺鐵性貧血。美國1~3歲幼兒中鐵缺乏的患病率約為9%,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約為2%~3%。

我國調查結果顯示7~12個月嬰兒鐵缺乏為44.7%、缺鐵性貧血為20.5%;13~36個月幼兒鐵缺乏為35.9%、缺鐵性貧血為7.8%。

 

嬰幼兒對鐵的需求量

健康足月兒出生時的鐵儲備量大約為75mg/kg,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出生后4~6個月仍然有足夠的鐵。一般嬰幼兒鐵的需求量大約為0.5mg/d~0.8mg/d。

對于嬰幼兒,因為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膳食中的鐵應該達到每日需鐵量的30%。維生素C可以增強非動物來源性鐵的吸收,如谷物、面包、水果及蔬菜等。茶葉中的鞣酸鹽、富含磷酸鹽的麥麩類食物以及谷物中植酸鹽會抑制鐵的吸收。

膳食中鐵僅小部分可被吸收,這取決于不同食物中鐵的生物利用度,例如母乳中鐵含量僅為0.3mg/L~1.0mg/L,但其生物利用度較高(50%);相反,含鐵的專利配方奶含鐵量為12mg/L,但其生物利用度僅為4%~6%。

國際上鐵的推薦膳食攝入量

對于母乳喂養的足月兒,自出生后第4月起開始補充鐵,并持續至其可攝入足量的富含鐵的輔食(比如嬰兒谷物)時,需要額外添加鐵的劑量為1mg/kg(最多15mg/d)。1~3歲兒童為7mg/d;4~8歲兒童為10mg/d;9~13歲兒童為8mg/d。

為什么嬰幼兒最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

嬰幼兒從5個月到1歲成長速度很快,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身高體重不斷增長的同時,對體內用來運輸血液的鐵元素需求自然也會增多。而且相對于成年人,正常嬰兒每天排泄的鐵量會更多。

如果寶寶體內的的鐵元素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就很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嚴重了就會出現皮膚蒼白、食欲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補鐵,要從媽媽孕期開始注意

母親孕期充足的鐵儲備,是寶寶出生后4個月內鐵營養的基本保障,所以媽媽在孕期就應該關注自身的鐵元素是否達標,以免寶寶因為先天性儲鐵不足而引起貧血。

如果寶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多胞胎,從2周齡開始,每天除了母乳和輔食,還需要額外攝入鐵劑,以2mg/kg來計算,直至1周歲結束。

 

如何提高鐵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有研究表明,維生素C能夠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在膳食中加入50mg維生素C,就能使鐵的吸收率提高3-5倍。

也正因為母乳中的乳糖和維生素C較多,所以在乳母不缺鐵的情況下,6個月前的嬰兒只吃母乳就足夠滿足鐵元素的攝入量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鐵是鋅的拮抗物質。拮抗是一種物質(或過程)被另一種物質(或過程)所阻抑的現象

如果媽媽們只關注寶寶體內對鐵元素的吸收,就很容易導致寶寶體內的鋅元素含量降低,最后導致寶寶缺鋅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一天之中,如果攝入30毫克的鐵,就必須相應地攝入足夠量的鋅才行。

同時寶寶在幼兒時期,家長們要控制寶寶的牛奶攝入量在20盎司(600ml)以內。因為寶寶過度飲用牛奶,會增加自身發生隱匿性腸道失血的風險,也就有可能導致鐵元素的流失。

 

申明:稿件來源于平臺原創或網絡轉載,用于會員交流使用,若涉及版權,或版權人不愿意在本平臺刊載,請與小編聯系,小編收到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處理。


上一條:泛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條:熱烈慶祝信康杰靈成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孕期營養分會常務理事單位
  • 發表評論
  • 查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評論服務協議。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